「财经分析」新能源汽车市场“纺锤型”结构演变进程如何?
新华财经北京3月30日电(记者 李唐宁 何丰伦)根据乘联会本周公布的数据,2月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月度零售渗透率达到31.6%,远超去年同期水平。与此同时,整车厂商纷纷发力中端车型,A0、A级紧凑级车型快速上量,市场结构从“哑铃型”向“纺锤型”加速优化。
分析人士认为,向“纺锤型”结构转变可以看作是新能源汽车市场从“量变”到“质变”的标志,新能源汽车主动消费时代已经到来。展望未来,中端车型是消费市场真正需求所在,潜力巨大,而随着更多车企进入,这一细分市场的竞争也会更加激烈。
市场渗透率提升 新能源汽车主动消费时代到来
我国新能源产销连续8年保持全球第一,渗透率相比全球平均水平也遥遥领先。乘联会本周公布的零售销量统计数据显示,2月份我国新能源狭义乘用车销量43.9万辆,同比增长60.9%,环比增长32.4%;1-2月累计销量77.0万辆,同比增长22.8%。1-2月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为28.7%,这一数字在2019年-2022年分别为4.9%、5.8%、14.8%和27.6%。
2月当月,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月度零售渗透率为31.6%,远超去年2月的21.7%,也超过去年月度平均水平。
与此同时,由于中国新能源汽车领域起步早、政策引导足、优胜劣汰速度快,自主品牌竞争力仍在提升。乘联会数据显示,今年2月,新能源市场按照品牌定位的月度零售份额占比中,自主份额为84.7%,豪华份额为10.4%,主流合资份额为4.9%。2022年,自主品牌新能源乘用车国内市场销售占比达到79.9%,同比提升5.4个百分点;新能源汽车出口67.9万辆,同比增长1.2倍。
分析人士认为,新能源汽车主动消费时代正在到来,在年初至今燃油车销量受挫的背景下,3月份新能源汽车零售渗透率仍有望维持高位。同时值得注意的是,合资品牌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吸引力正在被弱化,日产、本田、通用、福特等未能取得电动化转型的先机,燃油车销量也“每况愈下”。而与此同时,蔚来、理想、比亚迪汉/唐、极氪001等自主品牌或者“泛自主品牌”车型的实力已经不容小觑,“二者对比正在快速发生变化”。
“经过持续努力和创新发展,我国汽车工业已进入具有初步全球竞争力的历史转折点。在智能新能源汽车赛道上,我国汽车企业在技术创新、产品迭代、商业模式、产业生态上形成先发优势,发挥产业协同效应,形成了品牌持续向上发展的势能。”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董事长安铁成表示。
企业发力中端车型 市场结构向“纺锤型”转变
进入3月以来,多款新能源汽车密集上市,其中不乏定价区间在10-30万之间的车型。如丰田bZ家族第二款产品bZ3已于3月6日公布正式售价,定位中型纯电动轿车,价格为16.98-19.98万元。新款小鹏P7于3月10日正式上市,改名小鹏P7i,智能化方面将搭载第二代智能辅助驾驶系统XNGP,售价24.99万元起。
东风风行本月推出一款紧凑型纯电SUV——雷霆,基于东风风行自主研发的EMA-E新能源专属架构打造,售价12.99万元起。雷霆作为风行首款真正意义上的新能源车型,被寄予厚望。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乘用车销售公司总经理曾清林表态,“公司看准的是10万-20万元这个市场,现在这个时期切入真正的主流市场,我觉得正当时。”
2020年以来,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一直呈现“哑铃型”特征,即以五菱宏光MINI EV为代表的A00级车型和以Model Y为代表的B级车保持较快增长。不过去年以来,A0、A级紧凑级车型快速上量。这在最新的汽车市场销量数据中也得以体现,乘联会数据显示,今年1-2月,新能源市场A00级别车零售销量同比降低38.3%,而A0级车辆增长31.2%,A级车辆降低14.4%。
1-2月,A级车累计零售183724辆,A0级为85026辆,合计已经占到34.9%。这表明市场机构已初步向“纺锤型”转变。
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专家颜景辉认为,参照我国燃油车的保有结构,今后新能源A级车仍将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。“(向‘纺锤型’发展)不会是暂时现象,我觉得这主要还是由于产品线和目标客户群体的结构变化,包括消费升级趋势、产品续航和智能科技配置的提升。”颜景辉认为,未来这一细分市场的竞争激烈程度也会朝燃油A级车看齐,成为“兵家必争之地”。
据机构不完全统计,2023年全年国内将有超过100款新能源汽车上市。“在自主品牌的强势崛起下,目前国内消费者在3万-40万元主流消费区间内,能选择的品牌与产品都已经很多、很完善。”接受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表示,从燃油车的消费经验来看,中端车型才是消费市场最大的需求所在。一批更具产品力的新品不断推出、全新纯电平台与三电技术不断迭代,新能源汽车的市场结构增长动能十足。
分析人士认为,比亚迪、吉利、长安、长城等车企在积极转型新能源上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,未来在新能源汽车领域,他们有可能成为中低价位赛道的主导者。今年1月,比亚迪在新能源市场的份额已超过了40%。
编辑:张瑶
声明: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。任何情况下,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