破解新能源车主远途出行难题,快电提供了新思路
国庆期间,新能源汽车“充电1时排队4小时”的话题引爆网络,现实版的“人在囧途”不断上演:一位从深圳回湖南的新能源车主,在服务区充电花了五个多小时,排队期间连洗手间都不敢上;广东的一位新能源车主碰上高速堵车,因担心电量撑不到找到充电桩,不敢开空调,30多度的天气一家人只能坐在路边“乘凉”……新能源车销量大涨,然而高峰出行仍在困扰着新能源车主。那么,问题究竟出在了哪里?
假期“充电难”症结在哪?
十一期间,高速路上演大型“充电灾难现场”,原因何在?一个值得注意的事实是,尽管国内充电桩建设已快速铺开,但电动汽车的补能体系仍不完善。据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数据显示,截至2021年9月,全国充电基础设施累计数量为222.3万台,然而,我国目前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达678万辆,车桩比例为3:1,还有较大缺口。
另外,充电桩分布也不平衡,特别是遇到国庆这样的重大节假日,跨城出行暴增,很容易造成充电拥堵。据第三方充电服务商快电发布的《国庆长假绿色出行图谱》(以下简称图谱)显示,10月1日至7日,快电用户充电总量同比上涨259%,创历史新高,高速公路充电场站充电量相比工作日上涨了390%。9月26日,国新办在加快推动交通运输领域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发布会上表示,目前全国高速公路充电桩保有量为10836个,这一数字仅占全国充电桩总数的0.5%。从布局上看,运营商出于盈利目的考虑,在高速公路的充电桩布局较少,有些高速公路服务区甚至没有充电站。从区域上看,当前充电桩多集中在一二线城市,三四线城市较少,遇到长假返乡潮,会进一步加剧充电焦虑。
在更深层面,提高续航里程,缩短充电时间等也亟待破解。目前大部分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在400公里左右,一般情况下充满一辆车动辄几十分钟到个把小时,快充直流充电桩的占比也有待进一步提高。
如何解决:重要的是“标本兼治”
要解决新能源汽车出行的充电焦虑,从根本上来说,需要依赖于电动车相关技术的进步以及充电桩的建设。比如快充、换电技术的发展,并提高新能源汽车的电池续航里程等。同时,还需要进一步加快充电桩配套建设,尤其是在市区、高速公路服务站等重点区域。
显而易见,“治本”需要较长的周期。因此,目前最行之有效的是“标本兼治”解决问题。比如,以快电为代表的第三方充电网络可以发挥其优势,提升行业互联互通水平,提高充电桩利用率,解决车主充电烦恼。
假期车主往往会在不同的城市充电,充电运营商五花八门,想要找桩充电,需要下载多个App。而快电App通过连接不同品牌的充电运营商,实现从充电桩到“充电网”的跃迁,构建了互联互通的充电桩网络,让新能源车主一步到位找到附近充电桩,避免了下载多个App的困扰。
快电可以帮助车主提前规划好“充电路线”,解决假期跨城充电“人生地不熟”的困扰。据快电《图谱》显示,3.4%的用户有跨城充电行为,同比上涨32.6%,跨城数量最多的用户在长假期间前往7座城市进行充电,可见新能源车主中长途出行增加,跨城充电越来越成为车主刚需。
针对这种情况,快电可凭借覆盖全国大部分充电网络的优势,缓解车主的充电焦虑。车主只需在出发前,在快电App输入目的地,就能规划方便、经济的沿路充电方案,而且哪里有闲桩在App上一目了然,避免排队,提高充电效率。尤其是在最后几十米,快电通过现场实景图,让充电桩“无所遁形”。除此之外,快电线下运维团队还会定期对充电场站进行实地巡检,保证车主在快电App上找到的都是优质充电设备。除了找好桩,快电还可以为车主提供餐饮、洗车等充电之外的增值服务,缓解长途出行途中的疲惫。
在碳中和背景下,新能源汽车是未来交通发展的主要方向。随着我国新能源事业的不断推进,充电桩数量的逐渐增多,再加上快电等第三方充电网络的有益补充,新能源车主们的“充电焦虑”或将真正得以解决。
编辑:陶冶
审核:万里
总值班:丁香乐